APP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://www.lvyouxfnet.com/48447.html 抗生素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。宝宝生病了,总有人迫不及待要用抗生素来“压一压”病情;也有人担心副作用,拒绝一切抗生素。 吵来吵去,其实大家都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:抗生素对细菌感染有效,对病毒感染无效。这句话很耳熟吧? 那么问题来了:怎么搞清楚哪个是细菌感染,哪个是病毒感染呢?化验单那么复杂,我一个普通人能看懂吗?还有抗生素使用的基本原则。 今天,科学家庭育儿(ID:kexueyuer)一定让你弄个明白。 1发热症状下,区分细菌/病毒感染 宝宝发热,多是炎症的结果。去医院可化验找出炎症的起因:包括细菌、病毒、支原体、过敏等各种因素。 注意:不要先入为主地认为,只要宝宝咳嗽、流鼻涕、咽痛就是细菌感染,要以化验数据为标准来说话。 附一张血常规化验单,宝爸妈们可对照查看 一看白细胞 增高: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增高(对成人来说超过10×10*9个/L,对儿童来说超过15×10*9个/L)同时多形核(中性)白细胞超过70%以上,说明是细菌感染,可酌情使用抗生素,由医生判断; 降低:若是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均低,特别是低于正常值低限,此时淋巴细胞相对增高,说明是病毒感染,不用抗生素。 二看C-反应蛋白(CRP) 什么是C-反应蛋白?它与白细胞总数、红细胞沉降率和多形核(中性)白细胞数量等具有相关性,尤其与白细胞总数存在正相关,可帮助辨别感染类型,尤其是区分细菌/病毒感染。 重点:细菌感染时,CRP水平升高;而病毒感染时,CRP不升高或轻度升高。所以,医生可根据CRP结果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。 2腹泻症状下,区分细菌/病毒感染 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 首先,遇到孩子腹泻时,最好在1~2小时内把留医院。 高倍视野观察:若大便常规提示红细胞和白细胞都超过每高倍视野15~20个以上,考虑,这时才酌情考虑使用抗生素。 如果高倍视野里仅几个红细胞、白细胞,就不能证明是细菌感染,或仅是轻微细菌感染,不用口服抗生素,可用活性益生菌调理。 抗生素用法:如果确诊孩子是细菌性腹泻,那就要按疗程使用抗生素。停用的时机不是根据大便颜色或性状。 一旦开始使用抗生素,就应连续使用至少5~7天,再次化验大便,直至正常才可停药。千万别见好就收,容易造成慢性肠炎、细菌耐药等情况。 图片内容很重要,点击放大查看更清晰,建议收藏 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 如果孩子腹泻时,大便呈稀水样(也即“蛋花汤”样),往往提示病毒感染。 大便常规检测,可能高倍视野显示只有少许,甚至没有红细胞、白细胞,相应病毒抗原检测阳性(比如轮状病毒或腺病毒)。 轮状病毒:这是儿科特别多见的腹泻感染类型,医院都能定性检测大便轮状病毒,如果轮状病毒抗原检测为阳性即可确诊。 治疗:原则为“预防和治疗脱水+适宜营养”。 ①口服补液盐,预防和治疗轻中度脱水; ②母乳喂养婴儿,添加乳糖酶;配方奶喂养婴儿,最好换成无乳糖配方; ③适当添加活性益生菌; ④有发热症状时,用退热方法对症治疗; ⑤不需使用抗生素。 3补充:看懂化验单,区分细菌/病毒感染 时间上 孩子有发热症状,一般24小时后,血常规才有体现。所以,建议发热24小时后再查血常规。 细菌感染的标志 如果发现白细胞超过15,中性粒细胞超过80%,且C-反应蛋白超过30,才考虑细菌感染。 即便这样,是否使用抗生素,也要根据孩子的病史、精神状态、化验结果综合考虑。 病毒感染的标志 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均低(特别是低于正常值低限的情况),且淋巴细胞相对增高,提示。 如病毒感染不严重,也非单纯疱疹、EB病毒等,就不需使用抗病毒药物。感染2~4周后,白细胞、中性粒细胞会恢复正常,用不到升白细胞药物或免疫增强剂。 4抗生素使用基本原则 抗生素不是灵丹妙药,也不是洪水猛兽。 正确使用抗生素,需要医生对病情的把握,以及应用专业知识做出选择。 作为宝爸妈,不论何时,认准这几点 ①不要自己决定用不用抗生素。抗生素是处方药,必须经由医生判断再用。 ②不要自己随意停药或减量。抗生素不是少用点就副作用小点,不足量的应用,更易催生细菌耐药性。 ③不要盲目追求新的、高档的抗生素。 科学家庭育儿团队原创 国家级出版传媒机构专业团队,联合百名育儿专家与万千家庭一起,专注宝宝的早教、智力开发、性格培养、情商教育、家庭亲子关系处理 更多育儿难题, |